【北京同仁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重视乳房体检 直面乳腺癌

日期:2014/3/13 15:56:29  来源:北京同仁医院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约为120万。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上升较快,每年新增20万例,年增长速度达4.6%,超过全球的2%,在上海、北京等地已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率迫近100/10万。其发病原因尚欠明确,与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的改变,生殖因素,性激素以及饮食结构等相关,然而单一因素均不能简单地解释乳腺癌的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还包括环境、生活方式和精神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确切的病因学预防,目前还无法达到一级预防,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减少高脂高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坚持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有助于乳腺癌的预防。正确的自我检查,定期正规体检,及时就医更为重要。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房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临床上按肿瘤大小、累及范围和转移程度将乳腺癌分为0至Ⅳ期,早期乳腺癌:通常认为肿瘤小于2厘米,不伴淋巴结转移,即0,Ⅰ期和部分Ⅱ期病例。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仅能赢得保乳手术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治愈的可能,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的无病生存。

  乳房的检查

  自我检查:月经后一周进行,每月一次。视诊:双侧对称,有无局部隆起和凹陷,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溃,乳头的形态有无变化。触诊:用手指掌面触诊,不要手捏乳房检查。顺序地对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及中央区触诊,还有腋窝区,如有肿块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另外,有乳头溢液者也应去看医生。通常乳腺癌多为质硬肿块,没有明显症状,但增长较快,初步与乳腺增生相鉴别:乳腺增生是乳腺常见的良性病变,临床症状是乳房胀痛和肿块,且多具有周期性和自限性的特点,所以一般在经期前症状加重,尤以乳房的外上为主,并且会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乳腺增生多为腺体的片状增厚或结节感,质韧而不坚硬,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和皮肤无粘连,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而乳腺癌肿块特征更明确,质地偏硬,缺乏活动度,有时伴腋窝淋巴结肿大,然而值得提出的是两种疾病的鉴别绝不能单纯依靠症状、体征来判断,尤其是对早期乳癌的检出而言,更需要依据影像学,甚至是病理学来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检查:除医生的体检外,更主要的是钼靶X线摄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着在乳腺X线检查的推广应用,普查中明显增加了早期乳癌的检出率,例如美国从1984年至现在,早期乳癌的检出例数增加了10倍,微钙化(占76%)、软组织稠密(占11%)、两种并存(占13%)提供了影像诊断的依据,所以钼靶X线已作为每年妇女体检的常规检查。此外,彩色超声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实性占位,应仔细观察其边缘和血流情况,必要时应在短期内进行复查,了解病变的影像学变化,有时还需要对可疑占位采用定位下空芯针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由于彩色超声的无损伤性,在复查和随诊中更加常用,尤其更适合乳腺致密的年轻女性。乳腺磁共振技术虽然尚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但对于一些微小病变的诊断以及乳腺癌保乳手术可以提供较高的影响学价值。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并非很困难,近年来随着我国“两癌”筛查的逐步开展,更多的早期患者得以及时的治疗,18-39岁的女性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检查,3年一次临床体检;40岁以上每年一次临床体检(包括乳房影像学检查)。在体检过程中,不能忽视影像学检查,尤其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生产因素如未育、首次怀孕年龄较大,以及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应加大检查力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乳腺癌的筛查中,更加重视影像检查,医生触诊已不能被列为独立、首要的诊断过程。

上一篇:

重症肌无力正确诊断和综合优化治疗

下一篇:

膀胱镜检查不再痛苦